水墨的多重生命——对吴少英艺术创作的思考
在中国,以宣纸作水墨画,始于唐,而盛于元。多个世纪来,以宣纸为介,创作水墨画,已成传统中国艺术之主流。艺术家们挥毫泼墨,上下求索,一尽绘事之可能。水墨画合于中国人的哲学之道和审美情趣。过往的数十年里,与之有关的理论之争,大大活跃了中国的文化圈。水墨画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和珍爱,却很少被纳入当代艺术的世界。究其原因,并不是水墨已在人们心里留下了什么新的刻板印象,亦有语义上的纠缠不清。可以说,对纸上水墨的讨论,每每局限在形式层面,而未进入到观念范围。吴少英(出生于澳门,现生活工作于北京)以其丰富而多样的水墨实验,拓升了这一对话空间。她的创作大胆、夺目。她使得水墨这一受人尊敬的表现方式苏醒过来,而越过了横在传统与当代、审美与观念之需求间的鸿沟。以此,她为这或已被人视为僵化或古早的媒介,注入了新的生机。
吴少英的革命,一直是悄然无声的。她在澳门接受艺术教育,精通蚀刻。而为了完成艺术路上的自我训练和教养,她四处游学。1990年代初,她来到伦敦,浸润于著名的大英博物馆中国书画藏品馆,中国书画藏品研究室,获益尤多。在少英的作品里,纸和水墨,并不是什么永远不变的传统工具。它们既是作品、艺术家和她居住的当代世界之对话的能指,也是其所指。到她手里,经典的水墨的黑与白,被衬以各样的色,有灰、有绿、有黄、有蓝、有紫,浓淡深浅,微妙又出人意料似的,汇合成为一幅抽象的画,一幅心灵之景。虚实之间,气韵流动,张力十足。要说这些心象,了无人迹,亦无谓模仿,固不可能。这些形态,得自水墨之美。水墨不只是工具,亦是真正的主角。水墨之质地,殊且多,泼洒于纸(早自20世纪90年代之初,吴少英就这样尝试了)、即可表达出种种心境,从安静到犹疑,从孤独到知足,范围甚广。水墨之流变,随所选料面不同,看着似是自发,却又幽微受引。其痕其迹,恰可返照画者之神思。这些画,原不只为呈现什么,而更多,是希冀唤起观者之共鸣。以此,观者受邀,从一介旁观者,变为主动的参与者,“神入”画中,恍然忘己,而重思一己与自然、与宇宙之关系,并对“天人合一”这古老的教导有新的认识。这些清且简意象,俨是对外界喧嚣的一种抵抗,既赏心悦目,亦给画者与观者之灵魂予庇护。
虽如此,少英却从未顺服于唯美主义。水墨之百千变象,并不只为呈现一种无关痛痒的审美趣味。于少英,它们还意味着一种观念的新生。在她最见胆识的那些作品中,高与低,法与变,造化与人为,皆相反相成,混而为一。它们生成的意象,既出人意料,又颇具诗情,发人幽思。少英有时还将墨拌入牛奶、咖啡和豉油等俗世物料作画。这些不同寻常的勾兑,我们在许多不同的画面上都找得到踪迹。可备她选用的,宣纸、画布、摄影等等之外,甚至还有录像。它们并不只是简单的作为背景而存在,亦是她不同媒材之试验的承载者。少英相信,墨之为墨,在其传统固有的应用之外,还蕴藏着更多新的可能性,更多新的表现途径。
玛瑙 意大利评论家及策展人